HB火博·(中国)体育-HB欢迎您
半岛全站在新常态中实现新跨越

  半岛全站当前,杭州发展新常态的特征十分明显,我们既要主动应对困难挑战,更要积极抢抓发展机遇;既要主动对标先进城市,更要积极发挥比较优势;既要清醒认识和主动适应新常态,更要积极有为引领新常态,敢为人先、干在实处,推动杭州在高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在新常态中实现新跨越,确保继续走在全国重要城市前列,为建设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打实基础。

  实施“一号工程”、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应用,这既是杭州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最佳选择,也是唯一选择。

  围绕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加大上城山南基金小镇、西湖云栖小镇、余杭梦想小镇和杭州云谷半岛全站、西溪谷、钱江传感谷“三镇三谷”建设力度,加快江干智慧小镇、桐庐健康小镇、西湖龙坞小镇、富阳硅谷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全面深化与中科院半岛全站、北大、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阿里巴巴、思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等名校名院名企的战略合作,抓好第一批300多个智慧经济项目,力求在培育若干个国际知名百亿级信息经济龙头企业上取得新突破半岛全站。

  围绕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坚决打好以“五水共治”为龙头的转型升级组合拳,继续抓好“三改一拆”、“四换三名”、“四边三化”、“浙商回归”等重点工作,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围绕深化与阿里巴巴的全面战略合作,持续推进电子商务服务、互联网金融、现代智能物流、跨境电子商务、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五大产业集聚区”和“信用杭州”诚信体系建设。支持阿里巴巴筹建湖畔大学、云栖大学等培养高端创业创新人才的大学,培育创新创业新模式。加强与阿里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国家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管协作平台等方面的合作,率先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商贸旅游一体的新商业模式。支持阿里集团今年在杭召开世界妇女创业者大会、全球慈善大会,着力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党中央、国务院原则同意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杭州申请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意味着杭州在争取国家战略方面,拿到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入场券”。推进“两区”创建,这是杭州重大的改革机遇和首要的工作任务。我们将以“两区”创建为引领,力求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进展。

  首先,紧紧围绕“力争2015年获批”目标,抓紧深化细化“两区”创建方案,积极主动加强与国家部委、省里的对接配合,努力实现“两区”有机融合、政策相互叠加、效应乘数显现。在创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上,争取在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规则制定、金融支持、税收便利、数据化监管和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成果。在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着力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健全以民营经济为基础、民营企业为主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支撑的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健全股权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交易等制度体系。

  其次,同步扎实抓好一批重点改革任务。继续抓实杭州都市经济圈转型升级综合改革和淳安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两项国家级试点,复制推广富阳权力清单制度改革和滨江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两项省级试点、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巩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体制调整和萧山、余杭融入主城区两项改革成果,加快实施要素市场化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两项改革重点,抓好重大项目推进和投融资体制机制两项制度创新,以改革释放新红利、激发新动力。

  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两美”浙江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三美融合”发展,率先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路。

  坚持高水平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效能管理“三轮驱动”,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市域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多规合一”,着力完善综合交通规划和地下空间规划,强化规划引领和刚性约束。坚持 “四化同步”,加快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继续推进“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美丽乡村等项目,努力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美丽样本。

  扎实推进“民生十项工程”,深化文明城市创建,让群众享有更高质量的就业、更满意的收入和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持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坚持一手拿经济报表,一手拿平安报表,树立“大平安”理念,巩固最具安全感城市成果,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和涉恐涉暴活动,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

  着力破解治水、治堵、治气、治废和食品安全等“4+1”难点问题。严格“河长制”和目标责任考核,坚持把治污水作为“大拇指”工程,全面落实五个“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千岛湖配供水一体化工程。加强大气污染“源清单”管理,强化灰霾天气专项整治,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加快推进杭钢转型发展和半山电厂、萧山电厂燃煤机组关停工作。加快城市快速路网和地铁线网“两张网”建设,巩固完善机动车“双限”政策,推进出租车管理和营运体制改革,探索创新大交通管理体制。坚持“三化并举”,建立健全“四分联动”机制,创新垃圾处置模式,稳步推进九峰环境能源等项目建设。坚持以最严格、无缝式标准,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法治杭州建设的若干意见》,可以概括为“5+5”体系,即杭州法治建设要努力实现在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上“五个走在前列”,在依法保障改革发展、美丽建设、平安创建和加强依法监督、提高法治能力水平上“五个实现新突破”。下一步,将分解落实好“杭法十条”工作责任,制定年度法治建设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表半岛全站、路线图和责任人,全面推进法治杭州建设,确保杭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不松、制度治党从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着力提高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半岛全站,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主导权、领导权。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巩固和运用好教育实践和巡视工作成果,进一步提振干部精气神,建设“三好”干部队伍。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着力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坚定不移推进廉洁杭州建设。着力加强党管人才工作,使杭州成为汇聚八方贤才的人才高地、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示范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