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站在儿童成长发育阶段,根据身体需求而科学性地配置膳食,以保证儿童影响均衡,对于提高儿童的健康发育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的学龄前时期一般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幼儿园以及学校对于儿童营养膳食的科学配置是值得关注的[1]。一些幼儿园或者是学校的营养制定者对于儿童的科学喂养缺乏了解,并不会对于儿童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从而导致营养结构的配置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实际状况[2]。做好儿童营养监测工作,制定科学性的评价指标来衡量儿童营养的配置是非常必要的。
2.1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从运筹学发展而来的,其主要是运用模型来辅助决策。在具体操作上,应用计算机所设计的模型对于数据库进行管理,在协调多模型运行的基础之上,不但使辅助决策能力大大度提高了,而且促进了其实践性的应用。
对于儿童营养膳食的研究,运用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提供更为合理的儿童营养膳食,而且还对于儿童营养膳食优化配置的研究提供可能,并进一步证明,利用计算机技术,制定儿童营养膳食的决策支持系统,有助于儿童平衡膳食,以促进儿童体质不断增强。
2.2儿童食物营养素的热能配比和质量要求 每天儿童膳食中,按照平衡膳食的有关规定,所含有的各种营养素,有效摄取比例要超过90%才能够符合要求。按照饮食的优先级配比,可以将儿童营养膳食的优先级模式建立起来。儿童膳食优先级配比模式如图1。
2.3儿童营养膳食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根据对于某幼儿园的调查,在某日的配餐中有N种食物,分别为F1,F2,F3,…,FZ1,FZ2,FZ3,…FZQ1,FZQ2…FZQn(Fn),其中早餐食物为F1,F2,F3,…;午餐食物为FZ1,FZ2,FZ3,…;晚餐食物为FZQ1,FZQ2…FZQn(Fn)。假设在所有的食物中,包含有所规定每天摄食的m种食物营养素。
根据膳食评价要求,儿童平均每天对于各种必要的营养素摄取量要达到85%~100%,那么,在营养素配置上,可以对于一日三餐划定热量比,并据此做出线+…+amnXn,其中的b为每日膳食的营养标准。
对于营养的配比,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有维生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等,都是人体所必须的,在营养膳食搭配中,要进行优质比例配比,以为饮食者提供目标成本。儿童每日营养素平均供给量和摄入量如表1。
以本幼儿园平均每人每天的伙食费10元钱计算,根据这个标准制定儿童的平均每天的食物参考摄入量如表2。
根据上面所提供的资料,对于本幼儿园的营养配餐进行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其中的基本要素包括有儿童身体素质、目标成本、所需要摄取的营养素以及每日膳食的参考摄入量等等[3]。通过所获得的相关数据建立起儿童营养膳食的多目标模型,然后将优化数据计算出来,以作为营养膳食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标。在具体操作上,将与营养膳食相关的参考数据,诸如人体的健康状况、食物的营养配比以及食物的价格等等输入到营养评价模块中,然后将模块所输出的评价结果显示出来。根据营养评价信息所显示的结果,综合评价指标包括有膳食结构和在食物供给量中营养素摄取量的标准百分比。儿童营养膳食决策支持系统如图2。
要做到儿童营养膳食结构合理,并实现优化配置,就要将多种相关元素纳入其中,以使配方模型方程更为切合实际,并充分地满足儿童身体对于营养的需求[4]。将儿童营养膳食纳入到决策支持系统中进行研究,除了能够将食物搭配更为合理化之外,还会从综合的角度对个各个参数进行评价,以满足儿童营养的特殊需求[5]。
要推进中国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就首先要高度重视儿童的营养膳食。鉴于目前中国在儿童营养膳食结构上还存在着不足,本论文运用了营养决策支持系统对于儿童营养需求进行研究,并提供了科学性的营养膳食结构以作为参考。
[1]吴建军,王高平,甄彤.儿童营养膳食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01).
[2]邓成,张雯,金宇,等.1~5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喂养行为的相关性[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08).
[4]杨显君,江逊,张玉海,等.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的编制与评价[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08).
21世纪人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可以说不愁吃不愁穿。不存在解决不了温饱问题,这时健康问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每个家庭的膳食营养都更加的科学,对子女的每天的营养也在加强。就这样出现更多的人盲目的去改善膳食,不知道哪些菜搭配是有害的,比如说:“吃鸡蛋时同时和豆浆好多人肯定会以为对身体有帮助,以为鸡蛋和豆浆都能加强身体的蛋白质,可恰恰相反这两种食物在一起同时食入破坏了它们本身的营养,营养成份都抵消了”。然而鸡蛋和牛奶同时吃营养的效果是否最佳?鸡蛋搭配牛奶,本来是很多人喜爱的早餐,其实它们并不适合同食。牛奶中含乳糖,乳糖是半乳糖与葡萄糖的二聚体,其中半乳糖就是其营养所在。鸡蛋含有很多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氨基酸的吸收耗能[1]。此时,血液中可利用的葡萄糖较少,半乳糖就会被氧化供能。鸡蛋里的某种蛋白会和牛奶里的某中营养成分相互反应,使营养价值下降,所以不宜同食。我相信好多人都喜欢这样搭配在一起吃,可真正的没有多大的营养价值,就有点浪费食物的感觉。因此,中学生在学校是否能健康的饮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智力的发展十分重要。所以中学生如果能科学的搭配膳食营养这将对他们的学习和身体的健康发展起着很大的帮助与意义[2]。中学生合理的膳食营养搭配对他们的生长发育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正是发育的好时机能吃能动是他们最大的表现。当然就需要更多的热量。就目前我国中学生营养不良的人群慢慢地在减少,但是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慢贫穷的地方中学生营养不良的现象还是存在比较多的。
本文的选题依据是根据现在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原因,作为一名赣州市的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总能遇到些容易晕倒的学生,就去年还面临一次心脏病发作学生,所谓的活动下加上没有吃药当场就到在我们面前的情景是历历在目。按道理来说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的中学生的体质也更好,但事实是相反。心脏病越来越年轻化了,癌症患者也越来越多了。这是和我的平时的膳食有关还是跟我们的环境有影响。这个问题就是本论文选题的依据。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看看是不是良好的膳食营养搭配对身体有帮助。看看中学的一日三餐该怎么搭配合理与科学,同时给我们现在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找出解决的方法。为了更好地指导中学生合理膳食,做到营养搭配更加完善,所以本论文针对赣州市城乡中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
1.中学生膳食营养素摄入的参考摄入量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它是一组中学生每一天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比值,它是在国家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RDAs)在这基础上才发展起来的,其中包括有四项重要的内容,也是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2]。
2.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膳食营养素参摄入量(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在中学生这个年龄以及生理年龄特殊的人群体中绝大多数中青春期的中学生都需要的摄入水平。中学生要长期的摄入(RNI)水平,完全可以保证青春期身体组织中能够有适当的储备[3].。
本文是对赣州市城市与农村中学选了几所代表的学校,比如城市选择了赣州中学,赣州三中与农村学校代表唐江中学,大岭中学调查对象为能自愿接受调查、目前身体健康 能正常上学者。
利用随机抽取赣州市城市和农村,分别对城市与农村中学的学生进行一日三餐摄入各种膳食营养素进行分析与调查。
根据本论文研究的需要,首先是查阅了(公共营养师)里面青少年各种营养素摄入的参考量、接着查阅(中学生营养与健康)相关内容。对信息和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依据。
热量来源其实又叫做能量、热量等,它是每个人生命的基本的能源。每个中学生的上课学习、参加体育运动、家庭劳动以及从事其它的每一项活动,包括维持身体的正常温度和生理活动它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它就像是飞机需要燃烧汽油,火车需要煤油一样[9]。每个人体内的热量一般都是来源于自己一日三餐所吃的东西就是人体内所摄入的食物,但是不是所有的食物中和所有的膳食营养都可以产生热能,只有三大营养素能够产生其主要的就是脂肪、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所以这就需要中学生正确的营养搭配[10]。每天摄入的热量要达到参考的摄入量,但是也不能过多过量。
根据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可以看出农村中学生每天早餐、晚餐、以及点心摄入营养量不足和不合理,没有科学的就餐。还可以看出农村中学生对早餐摄入不重视。
根据《中华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中学生一日三餐摄入量标准,早餐摄入的标准量是25%―30%,午餐摄入量是在30%―40%、晚餐的摄入量是在30%―40%、点心10%―15%,调查发现,城市中学生与农村学生早餐和点心低于参考摄入量,农村比城市更低,城市早餐摄入量占26%。农村早餐摄入量占16%,农村比城市低13%。农村中学生膳食摄入量比标准参考量低13%-18%,从表3可以看出城市与农村中学生营养摄入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4].
1.赣州市中学生的热量来源要比农村中学生热量来源要高,简单说就是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一日三餐能量供给要高。
2.赣州城市中学生比农村中学生三大营养物质来源要充足(蛋白质、脂肪、糖类)
[1]鲁力,刘军,肖德强,等.南宁市初中生营养状况与血脂水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3):253-254.
[2]林春祥,梁铁岩.高中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对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12):38-39.
[4]欧阳漪.长沙市区中学生营养状况的调查及青少年体重指数筛查标准的建立[D].中南大学,2007.
[5]刘菁.天津市中学生营养、心理、学习状况的现状及相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
[6]贾晓瑜,张亚妮,华隆超,等.重庆市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0(12).
[7]杨家标,罗有祥,邱冠雄,等.永安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3):209.
[8]王伟庆,邹响芝.莱州市中学生营养状况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调查[J].中国校医,2005(1):71-72.
[9]王颖明,蔡凤鸣,谢慧文,等.南京市中学生营养状况调查[J].中国校医,1995(6):414-417.
摘 要 投掷类项目主要包括铅球、铁饼、标枪和链球等,基本都是非周期性运动,要求运动员有较大的力量和较好的爆发力。根据投掷运动员的项目特点,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运动营养膳食使机体的各种代谢得以顺利进行,促进机体的体力恢复,提高运动成绩,有利于运动员身体健康。通过调查发现,乌市投掷运动员对营养知识了解较少,为了广泛普及运动营养知识,提高运动营养素质,从思想上改变投掷运动员的营养价值观,本研究对乌鲁木齐市投掷运动员营养膳食结构进行分析,从而使乌鲁木齐市投掷运动成绩有更大的飞跃。
营养膳食与运动员生活息息相关,合理营养膳食是健康的基础更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合理的营养膳食可以保证神经、激素和酶的调节过程,运动时能使机体的各种代谢得以顺利进行,并可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促进运动后的体力恢复,更有利于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本文对乌市投掷专业队进行了营养膳食的调查与分析,目的在于为投掷运动水平的发展提供宝贵意见和辅助投掷运动员的健康发展。
共计调查乌鲁木齐48名投掷运动员,其中男运动员23人、女运动员25人,其中少数民族19人,所有被调查人均来自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乌市第七十中学、乌市体育运动学校、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师范大学5所学校。
调查采用问卷法。发放问卷48份,回收问卷48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6%。
根据本论文的研究题目,就所出现的问题访问投掷的专业老师、教练员,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解决办法,为论文撰写提供可靠情况。
通过图书馆查阅相关的文献,中国期刊网查阅大量的期刊杂志及为研究依据,为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分析内容提供理论参考。
从表1调查结果来看,在调查对象中年龄在14岁以下的投掷运动员有1人,占总人数的2%,所占比例较小;年龄在15-17岁投掷运动员有7人,占总人数的14.6%,这个年龄段的运动员身体多处于发育阶段,在营养膳食方面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年龄在18-20岁投掷运动员有29人,占总人数的60.4%,这个年龄段的运动员,骨骼发育基本成形,营养膳食按照普通田径运动员标准合理安排即可。年龄在21岁以上的投掷运动员有11人,占总人数的23%。
在被调查的五所院校中铅球运动员14人,占总人数的29%,铁饼运动员16人,占总人数的33%,标枪运动员18人,占总人数的38%。因为乌鲁木齐没有开展链球项目,所以人数为0。见表2。
从表3调查结果来看,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取得了全国前8名的投掷运动员有1人,占总人数的2.4%,取得了全疆前3名的投掷运动员有21人,占总人数的44%,取得了全疆前6名的投掷运动员有8人,占总人数的17%,乌市赛前3名的投掷运动员有10人,占总人数的21%,取得了乌市赛前6名的投掷运动员有3人,占总人数的6.6%,没有取得任何名次的投掷运动员有4人,占总人数的9%。
从表4调查结果来看,通过计算每周吃7次早餐的投掷运动员占33%,每周吃3-5次早餐的投掷运动员占54%,每周吃1-2次早餐的投掷运动员占11%,而基本不吃的投掷运动员占2%。通过调查每天吃早餐的投掷运动员只有33%,而食用早餐不规律的人数较多,早餐作为投掷运动员应每天都吃早餐并良好的习惯。
通过调查,主食少于850克的人数23人,占总人数的42%,接近一半人数,可见忽视了主食对投掷运动眼员的重要作用。通过问卷还发现,所调查的投掷运动员基本不食用粗杂粮的制品,这阻碍了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吸收。
众所周知,主食中所含的营养成份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这也是投掷运动员供能的主要物质,资料显示投掷运动员所需的能量约为4700kcal,而我国运动员各种营养素摄入量的推荐建议为: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65%,通过计算投掷运动员所需的碳水化合物为646.25克-763.75克。查表得知大米和面粉中的碳水化合物比例约为76%,计算得知投掷运动员一天摄入主食为850克-1005克。
通过表5可以看出每天食用2-3种蔬菜的人数占了63.5%。投掷运动员摄入的蔬菜水果的种类越多表明摄入的维生素的种类也就越多,所以我们提倡投掷运动员要多种、多量的食用蔬果类食品。
投掷运动员一天对主要维生素的需求为:VC:175-250(mg),VB1:2.5-4.0(mg),VB2:4.0-5.5(mg),VB6:7-10(mg),VB12:0.004-0.009(mg),VPP:25-45(mg),VA:2.8-3.8(mg),VE:20-35(mg)。其中维生素C可以促进生物氧化,在抗运动性疲劳、抗贫血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B族维生素在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通过表6发现,喝茶饮料和汽水的投掷运动员有21人,占33.3%。运动员提倡饮用适合自己的运动饮料。运动饮料的原理就是通过液体的方式为人体提供营养,让其可以快速为人体吸收。水占成人体重的60%,占少年儿童体重的65%,是人体体液的重要成分。水具有运输营养、排除废物、维持血液流量和酸碱平衡的作用。人体的物质代谢都是在细胞内水环境中进行的,水还具有维持体温、保持脏器的形态和机能等作用。因此,人体缺水可引起细胞功能下降,代谢能力降低,大脑机能减退,循环障碍,体温升高,血液酸化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引导能力。
运动时出汗丢失大量的水、盐叫脱水。脱水达体重的2%,即会导致有氧耐力降低;脱水达体重的4%-5%,运动能力下降20%-30%;脱水达体重7%,运动能力严重降低。所以运动员在气候炎热条件下进行训练时,注意水和盐的平衡是十分重要的,训练后补足失去的水和盐是获得良好恢复的方法之一。
通过表7发现,在我们所调查的48人中,有12.5%的学生相对比较了解食物营养价值,有50%的学生基本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而有37.5%的人完全不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通过表8发现,在投掷运动员的饮食调配中由教练调配的有3人,占总人数的4.8%,由自我调配的有40人,占总人数的63.5%,由家庭调配的有10人,占总人数的15.9%,无法调配的有10人,占总人数15.9%。
通过表9发现,在投掷运动员的参加比赛的前期、中期、后期的饮食变化选择中24人选择有变化,占总人数的50%,无变化和无所谓的共占50%。
有关资料显示,赛前10天左右属于减运动量的调整期,在此期间的运动量一般都比较小。由于能量消耗少,因此,饮食的热量应相应减少,以避免因体重增加而对比赛不利。饮食中不要过多地补充蛋白质或脂肪等酸性食物,因为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物多数是酸性,体液偏酸对比赛不利。同时赛前饮食中应充分利用糖,使机体内的糖元储备充足。此外,在赛前10天开始增加维生素B1和A,因为维生素B1和A在短期内不能发挥作用,维生素C应在短时间运动项目比赛前40min服用,方可达到预期目的。
通过调查发现,投掷运动员中14-18周岁年龄段学生占77%之多,这个年龄段学生正是身体发育阶段,需要钙、蛋白质等有助于生长发育的营养补充,并且被调研对象是具有双重身份的特殊对象,他们既是学生又是运动员,因此在营养膳食方面更应注意有年龄针对性,既要考虑到体力需要也要考虑到脑力需要,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进行正确的营养膳食引导和补充。
通过调查发现,乌市投掷运动员主食有米面两大类比较单一,而且每日主食少于850克的运动员占42%,换言之有42%的人每日用于供能的碳水化合物不足,无法保证正常训练的供能。具体的特点是:(1)食用蔬菜种类过少;(2)运动饮料多集中于高糖饮料;(3)多数运动员有吃夜宵习惯;(4)多数运动员三餐食用肉类。
通过调查发现,拿到全国比赛前八名和全疆前三名的学生中,运动项目与营养膳食均衡度的关联不大,但是运动成绩与营养膳食均衡度关系成正比,即多数成绩突出的运动员比较重视营养膳食结构合理、营养意识较强。
在调查中显示,将近80%的人十分了解营养知识,营养知识的匮乏是直接导致乌市投掷运动员营养膳食水平下降的原因,营养意识的落后,导致了不重视、不注意,从而在侧面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可谓后患无穷。
调查结果表明忽视赛前、中、后期营养膳食。由于投掷运动不同于马拉松跑、公路自行车等运动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项目,比赛后两三天内的膳食应和比赛前的饮食一样,多供给糖、维生素和蛋白质,少吃脂肪,弥补比赛时大量的能量消耗。同时,要合理安排运动量和保证睡眠时间。
聘请专业营养师定期开设运动员营养膳食宣传教育班;定期组织学生自己创编营养膳食宣传海报或墙报;组织专家编订具有项目特点的营养膳食手册;在青年教师中培养既具备教练能力有具备专业营养膳食知识的专才;定期做调查问卷和讨论课了解学生营养膳食需求,解决学生营养膳食方面的困惑;家长与教练应定期进行意见交流与反馈相互促进。
针对项目特点制定每日每餐食谱;针对不同训练级别、训练时期、年龄阶段和性别的运动员制定出不同的膳食标准;加强干预力度、有针对性的对学生饮食进行调整和监督;限制高脂肪、碳酸饮料、高胆固醇等亚健康食品的过多摄入。
加强食堂管理人员和厨师对运动员营养的重视和了解;增强学校合理膳食科研方面的研究师资与力度。
现代竞技体育对运动员体力,技能及心理能力的发掘接近人类生理能量的极限,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实力相差无几,比赛的成功与失败之间往往只有百分之几秒或几厘米的差距。为了在竞赛中获胜,运动员平时除了要加强科学训练和科学恢复措施之外,还必须注重合理的膳食营养。膳食营养对运动员竞技能力和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动训练是一项复杂而科学的系统工程,疲劳与恢复是决定训练成效的两个基本因素。因此,通过合理营养消除疲劳是运动训练中的重中之重,合理营养与科学训练相结合,更有助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
[1] 曲绵域,于长隆.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
膳食与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高质量的膳食能有效地防止慢性疾病,降低死亡率。2016年中国政府了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用来指导居民膳食的摄入。比较日本政府早期(2005)的日本膳食指南陀螺模型与美国政府最近出版修订后的第八版(2015-2020)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实践三个部分组成,将10条推荐精简至6条,同时提供更多的可视化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便于理解、接受和使用。
日本膳食指南陀螺体现了日本的文化背景,陀螺绕轴旋转说明运动是膳食平衡的前提和条件,轴心的水和茶说明水分的重要性。
美国《2015-2020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由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农业部联合,其宗旨是通过健康饮食模式和规律身体活动来促进居民身体健康,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2015-2020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5条膳食核心推荐,并且对健康膳食模式和体育活动也给出了关键推荐。《2015C2020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所给出的5条膳食核心推荐如下。
研究发现膳食指南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有很大的关系,居民在保证营养和食物摄入的基础上,食用各种各样的食物可以防止营养缺乏疾病,避免能量和营养过剩,减少肥胖等疾病的产生。
(1)中美日三国的膳食指南均建议进行日常运动来保持身体健康,中国膳食指南要求每天至少步行6000步,美国分别对成年人、6~17岁的少年的体育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推荐,日本陀螺模型显示运动是维持膳食平衡的保证。
(2)中国和日本膳食指南着重强调了饮用水的重要性,中国对水的摄入量进行了设置,每天1 500~1 700 ml,而且建议饮用白开水和茶水。
(3)中国膳食指南对每天摄入的食物的种类进行了推荐,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美国和中国都建议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尤其是深色蔬菜;同时对糖、盐、油和酒的摄入进行了限制和建议,美国还限制了脂肪的摄入。日本膳食指南是以放在食物容器里的“一份”的形式进行推荐,有助于居民的理解,也对各种食物进行了分类和建议。日本居民较长的寿命与其膳食有很大关系。
营养、药物、护理、康复锻炼是现代医学综合治疗的四大支柱。临床营养护理学是护理、助产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是达到合理营养的唯一途径,也是治疗疾病和健康长寿的保证。近40年来,随着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临床营养的作用和价值的认识有了跨跃式的发展,其临床应用的范畴、应用技术、制剂的供应和设备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使得临床营养治疗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已成为临床综合治疗措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临床营养治疗工作的广泛开展,给护士的工作任务和角色提出了许多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例如: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普通病人和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对营养不良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价和个体化的饮食指导,对
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正确实施营养支持,并进行营养效果的监测和评价。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要求临床护理工作者应具备较全面的营养学知识,将营养治疗、营养保健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所以,临床营养学知识对护士能否胜任这些工作至关重要。
而我校护理专业的营养教学,教材一直采用的是《营养与膳食》,而《营养与膳食》主要侧重于公共营养的教学,对临床营养讲解不多,考试方式也过于简单,学生投入精力少,而且《营养与膳食》安排在第2或3学期,学生没经过临床实习对医患之间的直接交流感受不深,同时对疾病治疗过程缺乏直观认识,从而进一步削弱了对临床营养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加之教学过程中由于内容多,课时少,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基本上是采取“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学习感到枯燥乏味,没有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导致学生毕业后在其医疗实践中明显感到自身临床营养护理方面知识不足。
其他兄弟学校的情况与我校相似,只是选择的教材不尽相同,有的选用的是《临床营养学》,有的选用的是《临床营养护理学》,有的跟我校一样选用的是《营养与膳食》,共同存在的问题是都没能好好地根据护理专业特点有效取舍教学内容,导致教学内容过多,学时偏少,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许多困惑。针对这种状况,有的教师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有的教师提出要重组教材内容,有的提出要转变教学观念,有的提出要进行课程改革;还有许多教师从教学方法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的教学论文。在此,也想对大专护理《临床营养护理学》教学改革谈谈我的设想。
课程应围绕“健康为主”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以满足护理对象的有关营养与健康需求为宗旨,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将护理、饮食、营养与人体健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基础营养、社区营养、临床营养作系统整合,授课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健康,贴近应用。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资料搜集、健康教育等应用能力,并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人文关怀、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隐性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的确定应以护理专业的工作任务为中心,同时兼顾“公共营养师”全国执业资格考证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着重发展职业能力。教学内容应主要包括二部分:公共营养(人类的营养需要及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疾病营养(疾病的营养治疗、营养护理)。
1.强调临床营养护理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用相关调查数据和临床实例说明营养护理是疾病治疗、康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2.突出日常生活中的营养知识与健康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营养意识。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痛风、冠心病等的发生发展与膳食营养不平衡密切相关,如果能及早进行营养干预、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不仅可以预防这些疾病而且还可以控制和稳定病情、减轻症状、防止并发症。
3.改进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减少基础营养知识要求,增加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践技能的考核。
1.公共营养的教学,多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加强互动,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并充分利用录像、幻灯等多媒体手段增加教学实感。
2.疾病营养以PBL教学法为主。在了解病情、用药的基础上分析患者可能存在的营养问题、如何评价、提出何种营养支持方案并具体实施,使理论密切联系实践。
1.自我营养状况评价。在营养状况评价实验时,指导学生自行设计膳食调查表,相互扮演“实验对象”,记录1日膳食内容并进行膳食计算,结合1日能量需要的确定,评价膳食营养是否合理。同时测定身高、体重等营养评价指标,对调查对象做出全面营养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膳食建议。
2.案例分析。邀请教学医院内科、外科、儿科等科室资深医师、护士长选取住院患者营养治疗的典型案例,以专题讲座、讨论等形式,从营养评价与监测、营养治疗原则、营养支持方案设计、肠内外营养支持途径及其营养制剂的选择、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营养教育等方面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临床营养工作程序的了解和疾病营养治疗与护理的重要性的认识。
3.病例模拟营养治疗。一些操作性强的疾病营养治疗内容可调整到实验室上,要求根据病情,设计营养状况评价指标,熟悉相关检查仪器,熟悉检查结果判断,然后提出营养治疗和护理方案。
4.增加课间临床见习。针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与营养关系密切的特点,让学生在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基地进行见习,要求学生直接与患者对话,询问膳食史,根据病历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等,然后结合病情和药物治疗提出营养治疗和护理方案,并由患者的主治医生和主管护士对该方案的实用性进行点评。
[1] 胡昌军,辛先贵.临床营养学[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8,第1版,第1次印刷
[2] 刘均娥,范.临床营养护理学[M]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8,第1版,第1次印刷
[4] 厉芳红,方芳,余清,王文蔚,金伟琼.关于《临床营养学》教学改革与教学语言的探讨.检验医学教育 2009,01:17-18
[5] 田玉慧,卜勇军,王绪刚,张国富,刘晓婷.影响临床营养学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J].2009,02:304-306
[6] 余清,余震,汪大望,赵新尔,王文蔚,叶春凤, 孔超.加强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营养学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01 :28-30
大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后期成长阶段,另外繁重的学习任务、频繁的脑力,都是需要充足的热量和营养素来支撑。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不同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后的他们主要以技能回报社会,在校期间,营养摄入和膳食结构关系着大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成型。本论文对广州某高职院校100名在校学生的膳食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了解大学生的膳食营养水平,发现膳食中存在的问题,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提出合理平衡膳食建议。
随机选择广州某高职院校的大一、大二学生各50名半岛全站,男生35人,女生65人,年龄在19-22岁,劳动强度为中等体力型。调查时间为2015年4月12日-2015年4月18日。
采取调查问卷以及称重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固定在一个食堂,膳食调查表记录每个学生一周的膳食,统计调查者为期一周的主副食品的种类和数量,制作出调查者膳食结构表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量进行比较分析,按照《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将调查统计得到的数据计算出每人每日三大营养素和能量的摄入量,将其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比较分析并总结。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学生的体质特征见表1。中国成人正常的BMI指数为18.5-23.9;小于18.5为体重过低;大于或等于24.0且小于28.0为超重;大于或等于28.0为肥胖。因此,被调查的100名学生的BMI均在正常的范围内。
调查对象膳食结构。根据一周的调查结果,统计出调查者的日常食物消耗量,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的膳食以粮谷类为主,蔬菜类、豆及豆制品的摄入量基本达到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量要求,男女生的日均奶及奶制品摄入量达不到推荐量的50%,男生的水果类摄入量仅仅达到推荐值的一半而女生也是刚刚达到推荐量的最低值,鱼虾类的摄入量严重不足。
调查对象三大营养素的摄入情况。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能源物质,能源物质对于大学生的生长发育很重要,以下两表为本次调查大学生膳食中三大营养素的摄入情况。
男女生日均膳食三大营养素以及能量摄入量差异显著检测结果如表3、表4所示,以男女生三大营养素摄入量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单一样本t检验,设定显著性水平a=0.05,调查者日均三大营养素摄入量与相对应的推荐值两两进行比较,均是差异有显著意义(碳水化合物:男:t=9.387,p
从以上两表中可看出本院男女生的总能量摄入均属不足,与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值相比,均是差异有显著意义,能源物质摄入中,合理的能量摄入比例要求是,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摄入总量的65%,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应为20%,蛋白质的供能比例应为15%.从表3表4中数据显示可知,男生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68%,女生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63%,摄入量符合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比例范围。表中显示脂肪的供能比男生为20%,女生为19%,男女生的脂肪摄入量充足;蛋白质的供能比男生为14%,女生为16%,均符合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比例范围。但是在总能量摄入不足的前提下,单纯分析能量来源意义不大,因此建议学生增加各类食物的食用量,在整体提高三大营养素摄入量时提高膳食能量的摄入量,尽量减少食物的重复,做到膳食平衡。
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建议学生的日常饮食中除了注重每天一个鸡蛋,一杯豆浆外,还应注重牛奶的摄入,最好是早上喝豆浆,晚上喝牛奶。另外,在有限的条件下,保证每周吃两次鱼类食品,动物内脏比如猪肝也是摄入优质蛋白质不错的选择,可一周吃一次。
合理摄入脂肪半岛全站。食堂在提供菜肴方面应当适当调整一下荤素比例,增加禽肉类、鱼虾类的供应,本院男女生的脂肪摄入量偏低,由于女生爱美,看中身材导致她们对富含脂肪的食物产生抗拒,校方除了多加宣传平衡膳食的重要性,纠正女生为了保持身材抗拒脂肪的心态之外,可在饭堂提供菜肴上做出改善。
粗细搭配,平衡膳食。在粮谷类和薯类食物富含膳食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所以学生的膳食中的粮谷类不应该只是提供大米,还要增加杂粮类的供应,做到粗细搭配,平衡膳食。
合理的膳食结构能够更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因此学校应给以高度的重视,采取切合实际的管理方法,大力提倡均衡膳食,监督食堂的出菜,让学生在懂得科学膳食的基础上能实际达到平衡膳食,摄入充足的能量以及各种营养素的平衡,建立起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最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事,立即在网友中和食品科学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一位网友惊叹:看检测数据,颠覆了很多常识啊!
众所周知,世界卫生组织把一些加工食品、油炸方便食品都列入了“垃圾食品”之列。那么,这方便面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真的是一夜之间从“垃圾食品”变成了“营养食品”?
黑龙江省营养学会专家刘龚兴老师认为,食物的营养如何,不能只看简单的三项指标。不少人都知道,人体需要40多种营养素,不仅仅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还有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水等诸多营养素。人体本身不能合成这么多的营养素,一般需要从食物中摄取。评价食物的营养如何,也需要从几个方面综合分析,包括营养素的种类、含量、吸收利用率等等。
营养素的种类是指食物中含的营养素种类的多少。有的食物含的营养素要多一些、全面一些,如鸡蛋和牛奶,不仅含有蛋白质、脂肪,还含有不少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等;有些食物含营养素的种类就单一一些,如肥肉和食用油脂,主要就是脂肪。可见,从营养素的种类来看,鸡蛋、牛奶要比那些肥肉食用油有营养。
食物的营养素含量也各自不同,有些食物中某一个或某些营养素含的量多一些,有的食物中含的就少一些或者没有。如新鲜蔬菜中维生素C较多,鸡蛋中维生素C就很少。简单比较维生素C的含量,蔬菜要比鸡蛋有营养。如果比较蛋白质,鸡蛋要比蔬菜有营养。如果要比较能量的高低,即脂肪的含量,食用油、肥肉要比鸡蛋、牛奶、蔬菜和水果高多了。
营养素的吸收利用更是个值得关注的指标。有的食物中含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不算高,但它的吸收利用率比较高。不同的食物中会含有同一种或几种营养素,但是由于在体内的吸收利用率不同,对营养素摄入的贡献也不同。例如,牛奶中含有钙等矿物质,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蔬菜中含的钙和其他矿物质也不少,但由于植物中含有的草酸等因素的影响,这些营养素不能被人体很好地吸收利用。和谷类食物相比,肉类中铁的含量不仅丰富,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如今,在营养学上把食物分成五大类别,每类食物提供的营养素也各自不同。谷类及薯类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动物性食物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A、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豆类和坚果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K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动植物油主要提供能量,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上述这五大类食物单品种的营养都不足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所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食物的多样化,每天食用8种以上的水果和蔬菜;主食也应该尽量多样化。
在膳食营养摄入评价上,经常使用的一个方法就是膳食模式。膳食模式是对摄入的能量和营养素的整体评价,包括能量的食物来源、蛋白质的食物来源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适宜膳食模式是:能量的55%~65%来自碳水化合物,20%~30%来自脂肪,11%~15%来自蛋白质。
对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方便面等方便食品提供营养素十分有限,因此,《方便主食营养比较研究》对方便面的评价是不合适的。
刘龚兴老师进一步指出,方便面属于油炸食品之一。众所周知,油炸食品会破坏维生素;油脂在加热过程中,本身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氧化聚合物、会产生致癌物质丙烯酰胺。此外,方便面汤料所应用的肉类香精中含有糖基化末端产物(AGEs),还有盐的含量更是明显超标,一包方便面里的钠含量足够人一整天的钠摄入量了。这就是方便面之所以被列入“垃圾食品”的主要原因。非但如此,方便面对人体还有一定的危害。泰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方便面等高钠食品和女性的高血压有直接关系。韩国一项全国健康营养调查的数据分析表明,包括方便面在内的低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的加工食物和甜食,与正常体重者内脏肥胖程度增加有显著关联。也就是说,体重并不超标的人,这类食物吃得越多,发生内脏肥胖和与肥胖相关的代谢异常的危险也就越大。韩国研究者在儿童、青少年中的调查发现,虽然韩国的方便面中添加了多种B族维生素,但方便面摄入量越多,孩子的热量、脂肪和钠元素的摄入量就越高,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越不利。
尽管方便食品得不到大多数营养专家的认可,但是在商业领域却有不小的业绩。据《方便主食营养比较研究》作者介绍,目前世界上的方便食品已超过1.5万种,在欧美工业发达国家,方便食品已占国民膳食的2/3。可见其市场份额之巨。
方便食品的范围包含广泛,融入膳食的各个层面。其中主食包括方便面、方便米饭、方便米粉、饼干、面包等等;副食包括香肠、肉制品、土豆片和海产品等各种菜肴、肉食品、汤料;方便辅食和小食品包括速溶麦片、芝麻糊、藕粉、锅巴、香酥片、小米薄酥脆等。
美国方便食品总产值在4000亿美元以上,冻干食品占美国方便食品的40%以上;早餐谷物是方便食品中增长最快的,目前已经占销售额的60%;单人份方便食品种类多,目前已达5000多种。从中外方便食品比较来看,中国的方便食品总体品种不多,以休闲食品为主,主食品种不够;主食以面制品为主,方便面一统天下,方便米饭、米线的比例少,多为油炸类或膨化类的“干制品”,适口性好的湿制品或半湿制品品种很少。
论文作者承认,目前方便面在营养结构上存在缺陷,比如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不多,以精制面为主,膳食纤维含量低。论文作者提出,将来可以设想开发一些营养素更全面的方便面,包括开发一些高纤维强化的营养方便面,还有复合维生素强化的方便面等等,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在日本,已经推出了“功率因数校正”即PFC比例的方便面食品,并且在面的3层构造的中间层中加入大豆膳食纤维,其含量达到能够摄取到成人日推荐膳食纤维量60%的数量,一杯的热量仅有198千卡,是普通方便面热量的一半左右,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常常遇上诸如吃什么才更健康之类的问题,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吃什么,怎么吃?这里面有一个食物配比关系。即在人体的生理需要和膳食营养供给之间建立平衡的关系,就形成平衡膳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市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稠度等所谓“四高”患者近年来呈大幅度攀升趋势,且日趋年轻化。我国的“四高”还普遍呈现出来的一个症状,就是体重增加造成肥胖症。目前,对于都市上班族来说,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一日三餐已经是个非常重要的线、早餐:给你一天好开始
早餐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大多数人都清楚,但现代都市人生活工作节奏加快,早餐很容易被一些上班族忽视。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对早饭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天的工作和学多集中在上午,需要消耗大量脑力和体力,所以在生活方式上应把早餐放到较为重要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上班族要依靠早餐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来完成从早晨到中午之间三四个小时的工作。如果只是短时间内不吃早餐,还看不出来对身体所所造成的影响,如果长时间空腹开始上午的工作和学习,那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了。
那么早餐应该怎么吃呢?虽然人们的年龄和各自的体质状况是不同的,但是对早餐的要求大体是相同的,那就是对早餐都要搭配合理,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早餐也应包括主食,包括副食。主食最好以蒸、煮的食物为主。副食有肉、菜、蛋以及牛奶或果汁。尽量少吃油炸的食物。
目前,对于大城市中的上班族和中小学生来说,由于家庭住地与工作单位比较远,午餐很少能回家吃,本来应该占全天热能40%的午餐被很多人凑合着解决了。建议人们午餐一定要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肉、瘦猪肉、牛肉、羊肉以及水产品和豆制品。因为这类食物中的优质高蛋白可使血液中酪氨酸增加,使头脑保持敏锐,对增强理解和记忆能有重要作用。
如果午餐吃了富含单糖、双糖及淀粉多的米饭、面条、面包、和甜点心等食物,会使人感觉疲倦,上班工作精力难以集中。此外,午餐最好不吃方便食品,例如方便面、西式快餐等,这些食品太简单,营养含量低,而且不均衡,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午餐吃得过于简单,下午3~4点钟最好再吃1~2个水果,以便增加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其他营养素。
晚餐饮食应避免吃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因这些食物不但能影响夜间的睡眠,而且易引起发胖。要以富含维生素C和粗纤维的食物为主,这类食物既能帮助消化,防止便秘,又能供给人体需要的纤维素和微量元素,防止动脉硬化,改善血液循环,有益于人体健康;应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面条、面包、米饭和甜食等,能使血液中不能被肌肉细胞所吸收的色氨酸进入大脑,并转变为有镇静作用的血清素。因色氨酸安眠的作用外,还可减轻身体痛觉和敏感度。
专家指出,上班族在充分注意早餐、午餐的基础上,对于晚餐切忌暴饮暴食或塞饱式进餐。晚餐尤其应以低热量并且七分饱为主,并增加蔬菜的量。
配制合理的饮食就是要选择多样化的食物,使所含营养素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
1、粗粮、细粮要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混合食用可提高食物的风味,有助于各种营养成分的互补,还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程度。
2、副食品种类要多样,荤素搭配:肉类、鱼、奶、蛋等食品富含优质蛋白,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两者搭配能烹调制成品种繁多,味美口香的菜肴,不仅富于营养,又能增强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
3、主副食搭配:主食是指含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粮食作物食品。主食可以提供主要的热能及蛋白质,副食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
4、干稀饮食搭配:主食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干稀搭配,这样,一能增加饱感;二能有助于消化吸收。
饮食禁忌是中医里一个重要的概念,因为任何食物都有寒热温凉的属性,它们之间会发生相生相克的作用。论文参考,健康。。搭配好了,可以功效倍增;搭配错了,则会降低食物营养的吸收,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反应。
1、豆浆冲鸡蛋:鸡蛋中的粘液性蛋白会与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从而使食物失去应有的营养价值。
2、茶叶煮鸡蛋:茶叶中除生物碱外,还含有酸性物质。这些化合物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部也会相应地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而且也不利于消化吸收。茶叶蛋是我国的传统食物之一,可以做餐点,闲暇时又可当零食,实用和情趣都兼而有之。然而,这却是不恰当的食用方法,有悖于健康,也谈不上营养,茶叶蛋不是健康食品。
3、土豆烧牛肉:由于这两种食物所需的胃酸浓度不同,势必会延长食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从而造成胃部消化吸收的时间延长,加重胃肠负担。
4、高蛋白加浓茶:有些人喜欢在进食许多肉类、海产品、贝类等高蛋白食物后,频频饮用浓茶,误以为饮用浓茶就可以去除高脂肪、清心醒脑助消化。其实,恰恰恰相反,茶叶中的鞣酸与蛋白质相结合,会生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论文参考,健康。。使人的消化系统、排泄通道不适,大、小肠道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的滞留时间延长,这是产生便秘的因素之一,也会增加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危险。
5、牛奶与橘子同食:牛奶与橘子等酸性水果同食,或者是刚刚喝完牛奶就吃橘子,就会将牛奶中的蛋白质无形之中与橘子中的果酸――维生素C相结合而凝固成块,这样会影响消化吸收,而且也会引发腹胀、腹痛。
6、饮酒时食用胡萝卜:β胡萝卜素与酒精在一段时间内同时进入人体,极其容易在肝脏中产生有害人体健康的致病毒素,是诱发各种类型肝脏疾病的危险因素。
营养到底够不够? 推进城镇化,土地到底够不够? 你够不够“计较”? 孩子睡得够不够? 手机资费下降“给利”消费者 到底够不够给力 1000万够不够养老? 索尼软实力够不够? 你的努力够不够 外汇储备够不够? 你的宝宝够不够健康 情,按揭一生够不够 公主卖萌,够不够装? 一夜柔情够不够 测测你的奶水够不够 两个朋友够不够 测测你的火候够不够 法官加薪1500元够不够? 流量够不够,算算早知道 保障够不够“抓漏”三步 一辈子,够不够?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医学 营养到底够不够? 营养到底够不够?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刘燕萍)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半岛全站,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刘燕萍
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营养系,现任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一线临床营养工作,业余时间热衷于孕妇、儿童及成人营养的科普工作,深受广大读者和患者的信赖。
你为宝宝精心准备的一日三餐能够满足小家伙成长的需要吗?孩子养到1岁,怎么才算营养好?这要看看他都吃些啥。
谷物、蔬菜、水果、肉、鱼、蛋、乳、豆,8大类食物好比是金刚,包含着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之所以这样分类,是因为它们各自提供的营养素虽有交叉,但不能完全相互替代,只有将它们好生搭配,方能获得各种营养素半岛全站,特别是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镇守健康。
小宝宝从离乳期开始(4~6月龄)大致要花上3个月的时间来逐渐尝试,而后与它们一一成为好朋友,到1岁的时候,检验喂养成果的关口来临。这里介绍一种科学的婴儿膳食营养测评方法,分两步,超方便。
即近1个月内,婴儿吃某类食物每周4次,计2分;每周1~3次,计1分;每个月1次或更少或没吃过,0分。8大类食物得分相加即为DDS,分值0~16分。
月评价得分不该少于14分,否则就意味着小宝直到1岁都至少还有一两类食物未曾涉猎或很少涉猎,不能充分获得其中的营养。
有研究组用这个方法与根据72小时膳食回顾精确计算的小宝宝膳食摄入营养素量做过相关性分析,证实这一方法能够反映小宝宝的微量营养素摄入水平。当两步评价的总得分在22分以上(月评价14分,周评价=8分),铁、锌、硒、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等水平会显著高于低分者,喂养质量就是没的说!
当宝宝满11个月的时候,就要开始准备接受测试啦!一路“正”字画下来,即便宝宝在1岁时未能高分通过这个测试,饮食摄入方面的问题也已一览无余,下一步应从哪个方面入手增加食物种类的丰富度也就不言自明喽。
* 注:从满11月龄开始,按周记录各类食物摄入次数,每摄入一次,画“正”字一笔,本周内该项目完成一个“正”字后,再次摄入即可忽略。统计与评价方法见上文。
《食品营养学》目前是我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有机地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连接起来,将营养学知识融入食品科学之中,体现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主流。通过这门课的教学,能让学生掌握食品营养学的理论和实际技能,应用于我国食品工业,不断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为调整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改善其营养状况和提高其健康水平服务…。食品营养学涉及营养学基础知识,单纯的理论教学会使学生十分枯燥乏味,因而对这门课的兴趣日渐减弱,课堂显得沉闷。如何提高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老师们探索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从目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等方面人手,对笔者所在农业院校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食品营养学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教学优化,探索改进食品营养学教学的方法。
食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最基本的物质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物的要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已不仅仅满足于最初的饱腹、维持自身生存的基本条件,而是逐渐向疾病的防治、人体的健康以及通过食物良好的色香味形质来满足人们不同的嗜好和要求等方面发展。所以,迫切获得食品营养方面的科学知识、文化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食品营养学》是营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营养的生物学过程及其有关因素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一方面植根于生物学和医学的土壤中,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另一方面以改善全人类的营养状况为目的,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其主要任务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在全面理解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和不同人群食品的营养要求基础上,掌握食品营养学的理论和实际技能,并且学会食品营养价值的综合评定方法及评定结果在营养食品生产、食物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应用,通过食物和营养来保证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指导人们合理地选择并摄取能量和营养素满足生理需要,提高人体对疾病和外界有害因素的抵抗力,使机体处于健康的状态。因而对这门课的学习,首先应广泛引起学生的重视。
本课程自开设以来,曾选用过孙远明主编的《食品营养学》(第一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作为教材,它的内容相对来说系统性较强、但实用性有一定缺陷。例如,该教材介绍食物的体内过程这一部分内容过多,这样对已经学过生理课程的学生来说非常肤浅,没学过的又感觉不足;又如,社区营养既应包括各种人群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居民膳食指南的制订、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社会营养监测等内容的研究,还应包括营养配餐、食谱编制、居民营养状况调查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但在该书中并没有提及养配餐、食谱编制等内容,这样就造成一定的缺陷。为此,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研究及理解基础之上,与其他几所农业院校的教师合作编写了《食品营养学》(第一版)(李凤林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十一五”规划教材,2009年3月出版)这本新版教材,弥补了上述缺陷。经我院08级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使用后,效果良好。此外,我们还经常参考葛天佑主编的《中国营养科学全书》、刘志皋主编《食品营养学》及美国鲍曼主编的《现代营养学》等书目。
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每年备课的时候,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浏览专业网站或者参加学术交流会获得最前沿的知识,并将其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对《食品营养学》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补充,让学生尽快了解到学科前沿的知识。
另外,课堂教学是学习《食品营养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新的正确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到教学中,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教学也如此,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便于学生理解。及时掌握书本上的相关知识,并能解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介绍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时,可结合介绍各种食物的相克相容问题,各种食物的搭配问题,以及季节的不同,饮食要求也不一样等问题,从饮食的角度考虑营养学,这更能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此外,可采用案例法教学,用鲜活的事例来说明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在介绍蛋白质失调时,以安徽省阜阳劣质奶粉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记忆深刻。另外,还须注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让学生对学校的膳食状况进行调查,进行社区营养调查,宣传营养学知识,帮助居民调节不良饮食结构等,这不仅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可以增加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更明确学习目的,也更有学习动力。
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导致教师和学生问成为传授与接受的教学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发展的多样性以及智能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因此尝试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好《食品营养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强化说、写、算三个途径,帮助学生建立起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整体概念,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说,就是在课堂内要求学生能把问题讲清楚,让人听得懂,并力争做到引人入胜;写,就是要求学生能把自己的理解认识体会,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科普论文;算,营养配餐最终要用食谱形式来表达。
本课程采用传统的讲课方式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授课,既保留了传统方式上课所拥有的一些优点,如充分利用教师上课时的形体语言半岛全站、利用板书、言语的轻重缓急来调节、控制上课气氛,突出讲课内容的重点与条理性;又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授课的优势,如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增强感染力,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增大了课程的信息量,加快了上课的速度与进度,提高了授课效率。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授课与课外查阅文献、撰写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予以实施完成;在课堂上分组设计各类人群的食谱。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及时巩固与加深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使学生在文献检索、归纳、综述及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此外,由于实验课时间有限,内容多,时间紧,能否顺利完成每次实验并取得预期效果,课前的预习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在每次实验前,教师可要求学
生提前进行预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思考实验过程中将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在实验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不至于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走出实验室,进行数据采集,让他们得到更真实的数据,了解更准确的信息。例如膳食调查实验,学生可以对周围的人群膳食状况进行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了解到周围人群的营养状况;食谱编制实验采用了营养计算器,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同学们编制各类较为复杂的食谱,这些实验的开设使同学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
合理布置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查阅有关资料、综合分析问题的习惯。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可选择一些有着实际意义,能够指导生活的题目,如针对一日三餐的重要性及如何安排合理膳食。这是一个非常现实性的问题。人体到底需不需要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需要补充多少才算科学?为什么肥胖也会营养不良。脸上有长青春痘该如何安排饮食?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饮食应注意什么等问题。学生很感兴趣,会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完成作业。
本课程采用实践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在实践考核中,根据学生团队和各个成员在团队任务等教学活动中表现计入成绩;实践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40%;而期末考核主要是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综合考核,占最后成绩的60%,如让学生结合自身营养状况对本人进行营养配餐,学生可以通过计算自己一天的能量消耗,对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根据其一天的膳食摄入情况再进行食谱的编制,通过计算食物营养成分计算表、膳食评价表营养素与来源分配、一日三餐能量分配以及能量来源分配等,对自己编制的食谱进行营养评价,再根据所学知识对食谱进行改进,通过此综合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食品营养学》理论知识。